返回上一级

医疗建筑的发展趋势:未来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?

发布日期:2020-08-27 15:02
近些年来,我国医疗建筑设计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。在未来,国内医疗建筑又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?



医疗建筑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:


1、健康中心化


在未来,医院的功能属性会更加多元,不仅仅是疾病治疗,还会包括疾病预防、康复、健康管理等项目,甚至会集成各类城市功能和设施,形成一个大的城市综合体。换句话说,医院建筑将从"治疗中心化"向"健康中心化"发展,这一趋势的预测主要基于两点原因:一是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不断增加,养老、康复需求激增;二是得益于医疗观念和技术的进步,疾病感染的制约性大大降低,医院建筑的公共属性愈发凸显出来。


2、多中心化


医疗设施规模越大,流线过程(就诊流程繁琐)的问题就不可避免。医疗建筑空间上的多中心、多核化发展概念就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,它主要是指若干学科中心围绕医院主要公共空间展开组织,并共享中心医技平台,每个医疗中心包括了就诊、检查、治疗等功能。医院学科设置日趋专门化也是医疗技术进步的发展结果。多中心化的组织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大规模医疗设施中的问题,空间组织相对紧凑高效,又有适度的分散,能够很好提升体验的舒适度。


3、模块化


模块化是实现多中心化的重要技术途径。医疗建筑采用规则柱网,形成尺度统一的空间尺寸,以适应空间的调整使用;各组成模块空间相对独立,有利于日常运营中的独立使用或维护改造;空间利用强调灵活性,通过标准模块的增减实现功能的发展变化。门诊单元、医技单元、病房单元都可以实现模块化。


4、智慧化


在《医院建筑设计要遵循哪些原则?都有哪些设计要点?》中小编也有提到,医疗建筑是集成多种技术的复杂系统,包括医疗技术、数字技术、网络技术、绿色技术等。在未来,医疗建筑应整合与优化各种技术,发挥每个子系统的最大效能,改变传统的医疗流程,提供新的就医模式,以及更人性化、高效化、便捷化的体验,另外还应通过远程医疗、居家护理、机器辅助医疗等智慧技术实现医院功能的扩展。